青海足球俱乐部(近四十年前的青海足球队)
1980年青海足球队参加甲级队比赛时的场景
这两幅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青海足球队与几内亚比绍国家队的比赛。
1981年青海足球队击败巴西麦根基足球队
1980年青海足球队参加甲级队比赛时的部分队员合影
青海足球队,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曾经沉寂了多年。1979年青海省足球队冲入中国甲级足球联赛,点燃了青海球迷的无限激情。1980年在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中,队员们凭着顽强的斗志,以第三名的身份打进全运会决赛,成为当年12支进入决赛圈的强队之一……本期《青海视野》为您讲述一段久远的记忆。
“西北高原上的一匹黑马”
一场春雨让干燥的西宁城春暖花开,微风透过衣服的缝隙让人没有了冬天的冷意。在朋友谢东胜的热心帮忙下,我们联系到了祁太民先生,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老足球队员,之所以称为“老”,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踢球的资历与时间长。今年56岁的祁太民身体素质不错,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这与他退役后仍然坚持踢足球有很大关系。
祁先生回忆,1974年,只有12岁的他进入体校学习,艰苦的环境与训练磨砺了他的意志。1979年,他进入青海足球队,当时叫体工队,进队时他只有17岁,最小的队员仅14岁。在他的印象中,训练场设备简陋,黄土漫天,他们在飞起的黄土中穿梭,休息时看到彼此脸上身上尽是黄土,打闹逗趣一番,笑声传出训练场,飘散到很远。队员们都是一天两练,包括技战术、技术和身体训练,对队员而言,跑、跳、力量训练一样都少不了,六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对于业余队或体校的队员是种考验,他们中很多人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青海足球崛起的年代,他们被誉为“西北高原上的一匹黑马”,1983年,打入全国运动会决赛圈,成为当年12支进入决赛圈的强队之一。祁太民说,当时因经济原因限制,需要到处打比赛,球队的先遣队员负责为球队打探消息和预订座位,安排队员们的吃住与出行,但有时赛事急,队员只能坐十几小时甚至三十几个小时的硬板凳去参加比赛,那时球员每个月的收入也是微乎其微,没有奖金,教练比球员多不了几个钱……即便如此,“只能靠着一股拼劲,去跑,去闯,把那股热血洒在赛场上。”祁太民陷入了沉思,记忆的帷幕落在了上世纪八十年,时间在那里定格。
青海以第三名身份打进决赛圈
在海湖湿地公园南岸的海湖体育中心、一座4万席的主体育场内,腊月里寒风凛冽,呼出的空气在极度低温状态瞬间凝成一团。不远处,老友队与青年队的队员正在热身,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即将上映。老友队的队长齐勇生曾是八十年代青海足球队的全能队员,他是青海足球发展的见证者。
1958年9月,在青海省青年足球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第一支青海省足球运动队,赵学奎、杨选华任教练。两年后,他们在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兰州赛区的比赛中,积分领先于山东、陕西、宁夏队。然而,后来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队伍于1961年7月撤销。
1972年,青海足球队再建,球队队员的组成主要是厂矿和学校,由李尊祥执教。1979年青海省足球队冲入中国甲级足球联赛,点燃了青海球迷的无限激情。1980年在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中,队员们凭着顽强的斗志,两胜八一队、上海队,两平辽宁队,战胜时为甲级联赛冠军的天津队。“凭着出色表现,青海队成了全国球迷和球队眼中名副其实的西北黑马!”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已经退休时任睿骏足球队的队长齐勇生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青海足球最让人兴奋的年代。1983年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分区赛预赛中,老甲级队有势头强劲的吉林队和四川队,包括青海队和甘肃队在内的八支球队,青海队只有进前三名才有资格打进决赛,面对劲敌,青海队只能放手一搏,队员们攥紧拳头,横下心拼了。在重庆赛场,看台上掌声雷动,青海足球队赢吉林,平四川,力扫福建甘肃,积得8分,以第三名的身份打进全运会决赛,这个成绩与当时的强队北京队、四川队不相上下。在整个比赛中,青海队仅失一球。失球数之少列4个赛区榜首。我省足球队第一次打入全国运动会决赛圈,成为当年12支进入决赛圈的强队之一。齐勇生回忆,当时,人们多次用“血性”来形容青海足球。
“1979年至1983年是青海足球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时陕西队号称‘西北狼’,吉林队辽宁队外号‘东北虎’,在西北,陕西队和青海队是足球踢得最好的。”齐勇生娓娓道来,他深邃的目光望着远方,似乎穿越了几十年又回到赛场。
“全国最佳守门员”之一的赵俊华
齐勇生回忆,在与天津队的一场比赛中,青海门将赵俊华脸部受伤,血流不止,但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他坚持到比赛结束,并力保球门不失。全场的观众都被这个一米七六的青海门将所感动,起身致敬,队员退场时,很多球迷挤过围栏夹道相送。这一战,赵俊华成了明星。青海足球队的老队员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为了能和赵俊华握一下手,许多球迷在赛后不顾保安的劝阻纷纷涌入球场,有的球迷甚至被挤倒在地。”
在国内足坛小有名气的赵俊华,河北唐山人,17岁加盟青海足球队。他1.76的身材,在守门员中不算高个。但由于身手敏捷,头脑聪慧,所以进步很快,他的拼搏,给青海队最后一道防线增加了安全系数。1979年,青海队终于异军突起,跃入全国甲级队行列,得以参加1980年的甲级队联赛。就在那一年,赵俊华受到球迷和足球行家们的赞许,被评为全国最佳守门员之一。
诚然,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青海队并没有“蝉联”甲级队,转年又回到乙级队。这以后又过了三年,1983年春天,赵俊华又和队友们拼力作战,创造了一个奇迹——使青海队以不败的纪录冲出重庆赛区,以全国十二支当选球队之一的身份挺进上海城,参加了全运会的决赛。赵俊华的名字,响彻了山城重庆,也赢得了上海球迷的心,上海的观众把最多的掌声给了赵俊华,媒体冠以“铁门”称号。第五届全运会后,25岁的赵俊华离开青海足球队,回到家乡唐山。
谈到赵俊华的成长,人们很自然地联系起该队守门员出身的教练员李尊祥。他培养了在国内具有一流水准的守门员赵俊华,确系眼光独到。赵俊华一上球场,活像一只“灵猫”,精神高度集中,注视着球的运行方向,他弹跳力非常好,反应敏捷,能随着球的移动选择站位,不管对方射来的球多刁多劲,他都能飞身扑救,化险为夷。特别在对北京队比赛时,北京队前锋连续在近门劲射几次球,其中一个球又低又急变方向飞向死角,眼看必进,说时迟,那时快,赵俊华反身鱼跃,竟弓身弹飞出去,用手把球托出界外,技惊四座,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赵俊华把守最后一道关隘,对付斜吊来的高球,也敢于出击,判点极佳,能争得最高点,举拳如“双龙出海”,把球击出或用双手紧紧抱住来球。他和防守队友密切合作,组成一条坚固的防守线,给人以安全的感觉。由于赵俊华平时肯勤学苦练,练出一身本事,比赛时又认真负责,打出了风格和水平。他的出色表现,和当年著名国门张业福不相上下。1983年,杨锋曾这样撰文描述当时的场景。
每况愈下的青海足球队
1983年后,部分老队员因年龄偏大而被迫离开他们心爱的球队,大批年轻人成为球队的主力,由于比赛中运气不是很好,加上技术的不成熟,冲甲失败。1984年和1985年间,青海足球队虽然比不上前几年,但比赛成绩一直不错。1986年,在广东梅州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上,面对强队辽宁队,青海足球队没有打出理想战绩,而七十年代进队的老队员已经所剩无几,他们的团队作战顽强拼搏无比敬业的精神也已随老队员的离开而减弱,青海足球的战况从此每况愈下,这时全国足球已向职业化开始迈进。
1993年7月,青海队在天津参加第七届全运动会预赛,年底决定“推向社会”与企业联办,后因无果而解散。此后长达18年,青海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正式足球队。1995年“金牌战略”的提出,使青海足球队解散了,可青海足球的辉煌和队员的拼搏精神留在了每个青海球迷的心中。青海足球队是在中国足球最低谷的时候,决定重新恢复组建队伍的。2009年初,青海足球的尴尬终于结束。
在组建省足球专业队的同时,青海省体育局决定在西宁市各高、中、小学建立足球训练网点,共设45个学校足球队进行专业足球训练,并利用周末进行主客场制比赛。
如今,高原的校园足球正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每一个孩子和青海足球队的队员们一样,都怀揣着海拔2366米的清贫足球梦想,从多巴基地走向全国……
(本版照片均由齐勇生先生提供)(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