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1日晚播出的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以下简称《喜剧大赛2》)主题赛中,张维伊、左凌峰、刘同组成的“某某某”与张小婉、管乐组成的“小婉管乐”先后搭档上演了节目《军师恋盟》和《遇人不赎》。前者以无厘头又接地气的形式,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温馨爱情故事;后者则以希腊神话中《冥河船夫》的故事为创意,在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反转中,表达了生死面前亲人朋友不离不弃的动人情感。两个节目最终以最高分获得该场比赛的第一名。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也在弹幕上留言“二刷才发现细节这么多”“没看到结尾都不知道这么好哭”。与此同时,“某某某太强了”的话题也空降微博热搜首位。
《遇人不赎》剧照。 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从第一赛段《排练疯云》获得全场第一名,到主题赛再次获得专业嘉宾与观众的一致认可,在这个卧虎藏龙的舞台,“某某某”似乎不再是中国演员中的“无名小卒”。历经十年舞台表演沉淀,如今这三位演员正在以扎实的功底,稳步触达着来这个舞台的目标:留下一些还不错的作品,让自己被更多观众看到。
首登台就获第一名
本来想用鬼畜做“底”,最后改成了说唱
“某某某”中第一个来参加《喜剧大赛2》创排的是张维伊。去年他就关注到第一季的比赛,其中选手张弛、王皓都是他熟悉的朋友。看到他们在舞台上用表演证明着自己,被更多人关注到,张维伊也跃跃欲试,“希望在这样好的舞台上被更多的人看到,更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因为我父亲认为我好好拍戏是正业,参加《喜剧大赛》是不务正业。”但不久之后,组合的搭档因故退赛了,张维伊便找到了话剧社的同事,同样在创排中的左凌峰和刘同。“其实我们的想法也挺简单的,希望能在这个比赛留下一些还不错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回到剧场的时候可以涨几百块演出费(笑)。”刘同谈及自己来《喜剧大赛2》的初衷。很快,具有十年舞台默契的张维伊、左凌峰、刘同组成了新的组合,名为“某某某”。
作品《饭局往事》剧照。 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虽然有着丰富的话剧舞台经验,但对于素描喜剧(sketch),三人都是从“零”开始。在刘同看来,话剧舞台大多是以真实反映为基础的表演,但其中很多重要的人物逻辑在素描喜剧中其实是不必要的,“(这次)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需要抛弃很多。”而左凌峰认为,话剧和素描喜剧都是舞台表演的手段,但素描喜剧对排练的次数和精准度都要求很高。据悉,在为期七八个月的排练当中,“某某某”推翻了十几个本子和创意。“这个过程难的地方在于我们要在十几分钟内完成一段非常完整的作品,起承转合都要有。最痛苦的就是不断否定自己吧。”刘同坦言。
而第一期的《排练疯云》也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作品,其创意来源于真实的创作生活。据悉,《喜剧大赛2》初期“某某某”的创作只能在线上完成,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用线上会议软件,所以过程中难免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当时就觉得很有新鲜感,就在想能否做一个关于线上元素的作品,想过很多,比如:线上葬礼、婚礼、过年等。最后选择了排练,是因为对于排练我们更能共情。但其实我们并没有线上排练过,因为根本没法排,哈哈。”张维伊笑称。
《排练疯云》的创意来源于真实的创作生活。 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最终,这个作品也把网络连线可能会产生的卡顿、回声、延迟、掉线都设计成了真实有趣的梗儿,并凭借沉浸式吐槽线上办公而获得了第一赛段的第一名。而节目最后加入的一段说唱也点燃了全场,那英直呼“过瘾!”。“某某某”透露,加入说唱其实是因为第三番升不上去了,本来想用卡顿上下线的声音和刘同的麦做一个鬼畜,但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就变成了说唱。很快,三个人写了词,简单定了节奏型,就直接上台了。“说唱本身的情绪属性也很符合这个作品最后的表达。”左凌峰表示。
王皓张弛曾建议“得来,一定要来”
新京报:你们成为演员的初衷是什么?
刘同:初衷其实很落俗套,就是“想体验不同的人生”。后来感受到演员其实也是表达者,我这个人很喜欢表达。
张维伊:成为演员的初衷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自己的赛道,比如话剧和电视剧。从小就想成为演员。
新京报:毕业后你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或者完全和想象不同的是什么?
刘同:应该是刚毕业开始演话剧那段时间,在学校里学的慢慢研究角色的习惯和商业市场要求速度的状态打架,很难受。
张维伊:毕业初期没有任何工作,所有简历都石沉大海。但是坚持下去一切就自然会好。
左凌峰:感觉到理论与实践相差甚远,一个演员想要适应和融入商业市场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新京报:为什么会走向话剧舞台?
刘同:一开始是因为凌峰给我打电话叫我和他一起,《奋不顾身的爱情》刚好缺演员,我就去试戏,结果比较顺利,导演很赏识我,就正式入行了。
张维伊:刚开始想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拍更多的戏被大家熟知,而且还能养活自己,支撑自己一直做下去。在中戏期间学习的都是舞台技法,走向舞台就是专业对口。也是因为身边同学做话剧的很多,在没有电视剧电影拍时就去演话剧,毕竟还要挣生活费。
左凌峰:首先是在学校学习的是舞台表演,也非常喜欢舞台表演的能量和演员在舞台上绽放的感觉。其次是毕业的时候就决定要在舞台上先磨练磨练。
《军师恋盟》剧照。 图片来自官方微博
新京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季的选手张弛、王皓和你们曾经是同一个戏剧社的同事。在决定参加第二季之前,两位朋友是否给过你们一些建议?
刘同:他们都告诉我们会特别特别累,做好心理准备……交代我们要多参加展演,多见观众。
张维伊:在海选阶段王皓和弛儿都帮我出谋划策过,没事就打电话烦他们,虽然那些作品都没过!哈哈哈!但还是要感谢他们。
左凌峰:唯一的建议就是“得来,一定要来”。
新京报:在成为演员的这几年,你们最迷茫的阶段是什么时候?
刘同:事实上我没有迷茫过……工作总会找到的,无论角色大小,总是能演到戏的,有能力自然会被看见。
张维伊:最迷茫的应该就是喜剧大赛前的那一两年,生活稳定了,但缺乏了梦想的激情和冲动吧。
左凌峰:说实话是最近这几年,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工作,之前都是一直保持着工作状态,突然一停下来,避免不了思考现状和未来,得到的结论是需要拓展和突破,也是选择来到喜剧大赛的原因。
新京报:三十而立之后,你们的心态、职业规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刘同:心态上其实没有什么大的波澜。脚底下踩着自己可以依靠的技能,总是有出路的。
张维伊:一切往更加实际的角度出发。妥协的更多了。但来到《喜剧大赛2》就不同了,重新燃一把。
左凌峰:我觉得这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感受,这就是一个相对尴尬的年龄段,事业的不上不下,父母也不再年轻,身边需要依靠你的人越来越多,而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解决一切困难。所以就会更想让观众看到自己,得到更多的机会,改变自己的现状,突破瓶颈。
新京报:目前,演员被很多年轻人认为是“机会多、赚钱快”的职业,你们认为当下外界对演员职业有怎样的理解误区?你们想对怀揣演员梦想的年轻人说一些什么?
刘同:演员和各个行业一样,顶尖的人才挣得都很多,但是由于演员是站在台前,被看到的多,所以才给了大家“演员机会和赚的钱格外多”这种印象。其实大部分的演员都是像我们三个这样,刚够温饱罢了。这么理解吧,技术工种,我们和木匠、鞋匠、水管工在本质上区别不大,都是靠手艺吃饭。我们想对年轻人说:想演戏还是要把心态放平,好好学习。
张维伊:演员和明星是两个概念,演员很普通。演员就是一份职业,同样很累、没钱,甚至没机会,如果这些你都能接受,那就启程吧。
左凌峰:我个人浅显认为这个概念是可以细分的,演员和明星,是两个职业。演员就是手艺活,是一份很普通的职业。理解误区通常是把演员和明星画等号造成的,其实不是这样的。
新京报:你们怎么理解“喜剧”?
刘同:喜剧毕竟也是“剧”,我们认为无论长短,都应该有头有尾,有人物和故事。六兽老师说过“好笑是第一标准,但不应该是唯一标准。”
张维伊:喜剧不一定只是让你捧腹大笑的,喜剧毕竟是剧,能让大家开心感受温度的都是喜剧。
左凌峰:喜剧是戏剧中的一个类型,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用轻松诙谐的态度来讲一个故事。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