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美]迈克尔.罗森
译者:宋广蓉
出版:中译出版社
只观过往者,思忆皆悲-白皇后《爱丽丝镜中奇缘》
(选填) 图片描述
对于未来什么样,小时候曾经特别期待长大后的样子,曾看过《小灵通漫游未来》觉得好美好,那是作家的幻想。现在有的已经实现,比如超市自助购物。现在我们依然在不停步的走向未来,过去现在未来每一步都很重要,而越走越觉得有一点点彷徨了。
从《未来叙事》中看,这是一部关于“明天”的历史,从人类开始思考与自然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说起,全书中关于进步与增长、工业化的故事、进化的寓言、世界末日、悲剧的选择、改变梦想,不仅是文学与科学的幻想,更是基于实际发展的预测。
(选填) 图片描述
我们的过去
从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伽利略的望远镜都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科学与技术变革的加速,使西方人开始走上了以增长为中心的未来之路,并且想着”使自己成为主宰自然界的主人”,是对自然的控制权。
(选填) 图片描述
科学与富足想象未来是每个时代都会做的事,每个人大概也会吧,小时候想着长大要怎样怎样。而文学作品会走在前面,比如《乌托邦》和《太阳城》,那里的人们掌握了环境知识,调整状态,适应自然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科学家的座右铭”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要知道万事万物的起因,以及事物运动的奥秘,然后扩大人类帝国的版图,让万事皆有可能。
1771年《2440》第一个以遥远未来为背景的乌托邦作品,不同于之前的小世界的幻想作品,2440成功将西方国家不断追求进步和增长之梦具体形象化了。
(选填) 图片描述
我们的现在
安居并改造地球,小说中有过,现实中某些国家的填海造田也是有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一直在进行着改造自然的行为。煤炭等资源早晚会到达极限,该如何找到替代品呢?对于资源的枯竭,人类是有着一种恐惧,小说中是环境浩劫,现实中是人们在积极寻找可再生能源。人们的目光开始望向海洋和外太空,改造它们,为地球人所用,这些都在进行中,我们有着乐观和悲观的两种态度。
书中提到亚马孙原始部族要求外边的人“改变现代世界的梦想”。这是从现在看的一种警示,西方人完全沉浸在明日故事里,过去和未来一样真实。人类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共识的各种否认,终将付出巨大代价。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人类不会取得真正的进展。”改变现代世界的梦想,其核心是人类秉持着一个矛盾的未来期待,即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追求无限的扩张。
(选填) 图片描述
我们的未来
其实对于未来,我们还只是预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未来的样子越来越具体了。从海洋到外太空不断有着各种关于“明日世界”的规划。也有《生态乌托邦》、《太平洋边缘》等等著作问世,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现在做,直到未来,相信未来会更好的应对各种危机。在影视的想象,就当做一种模拟好了,这本书我们留着给后世子孙,让他们看看会不会和书里的一样,也许那时候这本书是当时学校的历史教材呢。
我们循着过去的脚步终将走向未来。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转折点处,给孩子讲述“未来”的故事,这是人类创造的历史也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历史!
就像扉页那样,我们的过去,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理解昨天,支持明天,给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孩子们一片蔚蓝…
(选填) 图片描述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