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爆料,自姚明上任后,中国男篮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从亚洲第一到第八,甚至对一些像澳大利亚队这样的强队,已经心生畏惧,没有了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勇气。中国男篮可能会做出重大调整,姚明可能会被迫辞职。
中国篮球如今的局面真的是姚明造成的么?恐怕一些人忘了姚明带来的那些改革!
一、限制外援,激活大学生选秀,保证国内球员的出场时间。
在1996-1998赛季,CBA各支球队开始制定大规模引进外援计划。联赛赛制规定,每支球队可以拥有两名外籍球员。
1998-2001赛季,外援政策调整,采用四节四人次,意思是允许一节比赛,出现双外援的情况,让球队教练的调动更加灵活,“全华班”“双外援”等名词应运而生。
2004-2005赛季,在李元伟的倡导下,CBA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制度,组成职业联盟并实行南北分区,常规赛由前一年的22轮扩展为40轮。
2008-2009赛季,即李元伟在任的最后一年,CBA恢复了因备战奥运而中断的南北分区,并进一步扩充为50轮常规赛。
联赛赛程的拉长和比赛场次的增多,让国内球员获得更多锻炼机会,也赢得更多曝光度,商业价值随之攀升。
之后姚明开始逐步限制外援的数量和使用。篮协规定CBA的外援上场,只能同时有1人,其次也是对工资进行了限制,而现在根据传出的消息,篮协可能会做出新一步的确定,那就是限制外援的出场时间,再次打压外援。
之所这么做,就是为了给中国球员机会。姚明试图靠限制外援出场时间,来增加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增加他们的水平。但由于人各有志,造成的结果就是,球员不努力不上进,打的好坏主教练都让他们上场。
巩晓彬在直播间的时候曾表示,周琦的成长速度太快了,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联赛的对抗,要比CBA强太多,因此,巩晓彬表示,要提高CBA整体联赛的水平,如果继续打压外援,那么只会越来越差。
如今给太多本土年轻球员的出场机会,结果他们不珍惜,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甚至有球员跟王治郅直接赛场骂起来了,这样的情景放到NBA,肯定是看不到,就是机会太多了,所以这帮年轻球员不珍惜。
其实政策的好坏,大家心里都明白,只不过是有人有一些小心思,想把这个看作是铁饭碗。
国家队的失利带给我们很多的反思。应该说国家队的球员、联赛本土球员绝杀的机会,或者关键时刻出手的机会越多,对未来国家队的成绩越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有外援在场,主教练为了战绩,第一选择应该都会是外援,哪怕他们13中1,依然还会成为球队的依仗。
国内的教练都不给球员锻炼机会,中国篮球怎么能强大!
激活大学生选秀,好处不用多说,拿NBA来说,新秀进入球队,会抢占老队员的上场时间,老队员们,如果谁表现不好,在赛场不积极,经常犯错,那一定会被压缩上场时间,甚至会被裁掉。这也就迫使他们要一直不断地进步,保持竞技状态,否则就会被球队淘汰,因为他们知道,NBA是商业联盟,不是养大爷的地方。
所以限制外援,和激活大学生选秀,从长远看,利大于弊,功在千秋。
二、对CBA合同、工资帽的改革,推进CBA商业化。
CBA联盟调整了球队工资帽以及规定了顶薪球员的最高年薪,新赛季球队工资帽上限为4400万元,国内球员顶薪上限为600万元,同样外援的工资帽也降低了200万美元,变成了如今的500万美元。
姚明之所以这么做可谓良苦用心。一方面,这样能够增加国内球员的危机意识,提升他们的竞技水平,在CBA想要再挣得大合同已经不太现实,要想挣钱,就好好打球,争取打出去,去更高、更大的平台。
另一方面,队内国内球员的薪资如果相差太大,难免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外援工资帽的降低意义更加重大,刚才提到过,CBA很多球队,对于外援的依赖很大,外援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
降低外援工资帽后,CBA球队很难引进那种轻松决定比赛的超级外援,想要赢球必须通过国内球员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内球员的戏份,国内球员也会有很多机会处理关键球,这样也有利于中国篮球的进步,对于中国篮球也是影响深远。
看过菲律宾草根联赛的球迷,都会被他们激烈的身体对抗和对篮球的热爱而折服。毫不夸张地讲,菲律宾在培植篮球基础的事上,比我们做得要更加扎实。我们相较于他们来说走了很多弯路,也会遇到很多阻力。那么姚明能够打破这些枷锁,带领男篮走向辉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