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在华为这样高速发展的大企业工作,有时是一种炼狱般的锻炼。华为曾经的副总裁徐家骏在离职时,曾给任正非写了一封辞职信。从中可以看到,优秀的年轻人和企业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他们的成长路径,而这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关于华为的文章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华为曾经的副总裁——徐家骏?他是年薪过千万的超级技术大神,是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在行业内赫赫有名。
十年的时间里,徐家骏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成长为年薪千万的华为副总裁,华为也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过千亿的国际化大企业。
徐家骏在离职时,曾给任正非写了一封辞职信,悉数盘点了自己在华为期间的工作经验和对企业管理的看法,就连中国银行分行长周彦军都批示:推荐给全行青年员工学习。
从他的12条工作复盘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年轻人和企业,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他们的成长路径。而这对于任何渴望成长的年轻人和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以下是这封辞职信的全文:
正非兄:
转眼工作十年了,在华为的十年,正是华为从籍籍无名到成为路人皆知的大公司,高速发展的十年。我见证了公司多年的奋斗历程,投身其中,在大浪潮中边学边游,走到今天。
现在我要离开公司了,准备去开始新的事业,接受全新的挑战,我将要去做的事情,风险很大,很有可能是九死一生,九死后还能不能有一生,都难说。在开始新的事业之前,想对过去的十年做个详细的总结。
在一个像华为这样高速发展的大企业工作,有时是一种炼狱般的锻炼,如果我能够总结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学到关键的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想对将来一定大有益处。
这些年来,有些人离开公司,写一些东西或书,对公司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指点江山,对公司的高层领导逐个点评一番,我个人感觉除了带来一些娱乐价值,还有什么益处呢?
公司照样在发展,发展的背后,有6万人的种种梦想、努力、贡献、牺牲、奋斗、抱怨、不满、沉淀、离去、希望、失落。
发展的背后,有种种机会、重大决策、危机、失误等等,内在的逻辑,又岂是跟局外人说得清楚的?
我不想多说公司,只是想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好好反思,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努力,做了什么贡献,做了什么自己最高兴、做了什么自己最受益、学到了什么?
总的说来,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的,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更加有规划、更加清晰一点。
大概想了想,我觉得有以下12点,是这些年深有体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再发扬。
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
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电子电路的老师送给我们的几句话,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
在华为的工作实践,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句话里,蕴含着道理深刻。
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是不计较于一时一地的得失,是有勇气不在关键时候放弃。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很多的成功,来自于敢想,敢做,就像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根本不懂,但敢去试,敢去解决,还真的解决了。
就像我们做SPES,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们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也取得了成功。
当然,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用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最贴切不过了。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啥东西不懂,拿过来学呗。
我们IT现在有个技术大牛谭博,其实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从外行通过学习成为超级专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说,当年一开始做UNIX系统管理员时,看到#提示符大吃一惊,因为自己用过多年在UNIX下搞开发都是%提示符,从未有过管理员权限。
看看专家当初就这水平!
当年跟我做备份项目时,我让他研究一下ORALCE数据库时点回退的备份和恢复方法,他望文生义,以为数据库的回退,跟人倒退走路是一样的。
这很有点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来,上班前先看一小时书,多年积累下来,现在在系统、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已成为没人挑战的超级专家了。
但是,学习绝对不是光从书本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工作中学习,向周边学习。
比如说,我在华为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华为在冬天的时候没有天天强调困难,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机会扭转全球竞争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这个冬天,华为可能还要落后业界大腕更多年。
华为在被CISCO起诉时没有慌乱,而是积极应对,利用了这次起诉,达到了花几亿美金,可能都达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
华为,把这些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境遇,转化为成功的有利条件,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对公司高层十分佩服。
空谈毫无用处,要不断实践和反思
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
没有在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东西,要做好其实都不容易。
举个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会倾听,我想华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这一点,但实际做得如何呢?
华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急于下结论给定义?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够做到自然地引导对方表达?问问对方感受?确认自己明白对方?
解决问题不能仅靠经验
需要系统的方法和战略眼光
在前几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点成功,技术上也有了一点研究,就开始夜郎自大起来了。
后来公司花重金请来了大批顾问,一开始对有些顾问还真不怎么感冒。后来几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IT的复杂性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我逐渐理解了很多。
西方公司职业化的专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有套路,甚至于如何开一个会都有很多套路。后来,我也对这些套路有了兴趣,自己总结出了不少套路,并给部门的骨干培训和讨论。
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性的眼光。
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爱因斯坦说过: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在越大的群体里
独立思考就越重要
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不深入业务的境地,而看不到问题和危险。
专家有过一个研究,雪崩发生时,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单个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简单,单个人在雪崩多发地会相当小心和警觉。
但一个群体,群体越大,个体就会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断。但现实是,不管群体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
因此我觉得在大的机构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少抱怨,多干实事
我曾经是个很喜欢抱怨的愤青,经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转变,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
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解决它。
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
实际上,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搞出来的。
比如,社会上很常见一些高级干部退下来了,就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态炎凉。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权位在手春风得意时不可一世、视他人如粪土造成的。
一个好的企业
要营造个体能发挥价值的环境
大企业肯定会有绩效考核、会有论功行赏、会有KPI、会有领导指示、甚至会有一点企业政治。
但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必将无法达到自己的最佳境界。
而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成功营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个体尽量发挥出最佳境界,企业也会战无不胜。
多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
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
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一点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长久。
真诚待人,将心比心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媒体的作用,过分渲染了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诡诈的关系。
但实际的社会、社区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我来华为之前,对一个大企业中工作的人事关系,开始还有点未知的恐惧,但实际上在这个集体中,我感觉几乎人人都能开放、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谐。
所以,我们自己要真诚对待他人,在与他人互动中将心比心。
当然,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冲突也没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冲突对组织来讲,是大有益处的。就像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
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
1)对事不对人
2)与人为善
就肯定能把适度的冲突引导到对自己、对组织都有利的方向。
开放和分享的态度
在一个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报着保守和封闭的心态,成长肯定会受阻。
做好时间管理
在华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这些时间是不是都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产出的工作时间,究竟有多少,实在值得怀疑。
可能也是公司整体性的问题,工作缺乏计划,经常是面临不断的被打断,或者是不断去打断同事下属,或者是不断的会议、讨论,占去绝大部分的时间,或者是被自己的兴趣所牵引,花大量时间搞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时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把很难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然后被迫仓促行事。
现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这十年时间,我觉得成就应该大很多。
本文来源:粥左罗笔记(ID:fangdushe007)
马云最新访谈:年轻人要有大格局,必须做好这3件事
12月12日,马云在香港“一带一路”论坛上谈及情商、智商、爱商,并对格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勉励年轻人除了要有一技之长,也要保持好奇心多作尝试、开拓眼界。他说:“绝大部分人都会去埋怨,这些人应该少去打交道,而经常检查自己的人是靠谱的。你见各种各样的人,听各种各样的事,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你的格局自然会高。”
以下,和你分享几个小故事,希望你对格局有更深的理解。
见各种各样的人
获得更多思维碰撞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在他的新书《重新理解创业》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个饭局,席间有一个资深大佬对大家说:“如果我投资你,我能带给你额外的东西。因为我还会帮助你,指导你运营。”
但周航当时心里想的是:你那一套早就过时了,怎么还能指导我运营呢?于是他没往心里去。反观他的朋友,一直不停地向大佬请教,整个晚宴自然很有收获。
还有一次,前阿里参谋长、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对周航说:“自从你创立易到,4年没找过我。你知道吗?你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错失了很多可以帮你的资源。”
周航说,以前他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做出成绩,不好意思向曾鸣请教。从此他明白一件事:学会示弱,敞开心扉向别人请教,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马云就特别喜欢认识各种各样的人,通过和各种不同的人交流,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思考问题。
据马云的助理陈伟说,马云几乎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只有“心不开”的时候。每次“心不开”时,第一想到的地方是永福禅寺:杭州灵隐西侧石笋峰下,一个迄今已有1600年历史的寺庙。
为什么喜欢去永福寺?第一,永福寺非常幽静,是一个可供交流和思考的好地方,第二,佛法里有很多哲学思想,与人探讨佛法比自己看书轻松得多、也有趣得多。马云非常喜欢和永福禅寺的方丈月真法师聊天。
有一次两人聊到“修行”,月真法师说:“修行也并不一定非要在寺里,在哪里都行。”
而马云却说:“那当然!想通一半的人才出家,全想通了就应该还俗。‘普度众生’在庙里怎么整?出去帮助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和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那才是‘普度众生’。”这段话,让人想到阿里巴巴的使命:帮助所有中小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005年,马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听了金融巨鳄索罗斯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发现许多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就与其展开了交流。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索罗斯来杭州时,马云不仅陪他参观了阿里巴巴,还邀请他为浙江的企业家上了一课。
马云不仅自己喜欢见人,喜欢和人交流,有时还会带阿里巴巴的骨干去明星下榻的宾馆,让他们和明星合影聊天,作为对他们努力工作的“奖励”。这也是阿里一直倡导的“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见识各种各样的人,和不同行业的人交流,是获得成长的最好途径之一。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说,人这一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多走出去和别人交流,随时随地进行思维碰撞,才会真正地成长。
听各种各样的事
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
李翔曾听一位阿里巴巴高管聊马云,最为佩服的就是马云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她打了个比方,马云属于那种在办公室里听说哪里发生了件事,就要借一辆自行车,骑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人。马云自己也说过,2005年前后,他满世界转悠,去找老师教自己。
众所周知,马云喜欢太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也很喜欢看电影、听越剧。
越剧名家茅威涛是马云的好朋友,每次有演出都会通知马云。有一次看完茅威涛的《梁祝》后,马云去后台献了花篮,又和茅威涛、何赛飞等人一起吃了夜宵。席间马云听他们讲了很多老艺术家的经典故事,而且是边说边演,非常生动,让他津津乐道。
2008年奥运会期间,应马云推荐和邀请,《非诚勿扰》在杭州的西溪湿地拍摄,马云由此认识了导演冯小刚。拍摄期间,他多次去剧组探班,也常和冯小刚一起喝茶聊天。影片上映前,马云还在冯小刚家里看了《非诚勿扰》的“毛片”(当时还没配上音乐和字幕)。
助理陈伟,有一次听到马云打电话和作家麦家探讨故事,谈完后说:“前两天我刚看了你的小说,刚看到兴头上,没了!怎么回事?”当听说接下来一本还在写,书还没出,马云急了:“那怎么办?要不后面的故事你先讲给我听吧,就现在。”
他喜欢听故事,有空时也喜欢自己编编故事,不仅讲给周围人听,有时还会和熟悉的文化界的朋友们讨论。比如《奋斗》的编剧石康、作家麦家等,都是马云讨论故事的对象。据说这是他工作之余放松的一个习惯。
马云曾在湖畔大学第一课上说过,企业家不应该只局限于学习经营知识,还要多听听其它领域的顶级高手是怎么做事的,比如一个顶级的医生是怎么动一场手术的……很多事情并不只有一个维度,多维思考能激发各种奇思妙想。
他几乎不懂任何和计算机相关的东西,但他能把各种不同的人聚到一起,激发团队的力量。这和他经常关注不同领域的东西,经常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有很大关系。
猎豹创始人傅盛说:人的本质就是一个CPU,运算能力再强,没有足够的数据输入也不会有产出。有足够大的信息输入,足够高的反思频度,才会产生格局,做出判断。
很多东西,不是读书能学到的。见各种各样的人,听各种各样的事,都是在增加信息输入。马云曾在湖畔大学的开学演讲中对企业家们说:你们到这儿来是分享经验、倾听教训,同时更希望大家在这儿学一些平时你根本不会去思考的,哲学、艺术、医学、军事。
一个人要提升格局,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多去认识陌生有趣的人,多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换句话说,这叫做见世面。见过世面的人,眼界更宽,好奇心更重,心胸和格局也更大。
因为有时候,限制我们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眼界,经历和体验。
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
不断增强自己的抗打击能力
马云在12月12日的访谈中说:所有人都会失败,就像所有企业都会倒霉。所有企业都会关门,就像所有人都会死掉一样。与失败相对应的是,所有人也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从2次高考失败到4次创业失败,马云的一路都充满了艰辛。如今看来,阿里巴巴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马云曾经经历过的这些磨难。
我们知道,阿里诞生于著名的“湖畔花园”,但创业一年多后,马云却把阿里中国总部搬到了上海。接受吴晓波的采访时,马云却说这是他创业过程中经历的第一个磨难。
“以前我曾把阿里巴巴的总部放在上海,在淮海路租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装修得漂漂亮亮的。结果那一年的时间特别累心,招人也招不到,许多上海人问,阿里巴巴是哪里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理我们。最后我们决定从上海撤离。先是选了北京,最后觉得还是回杭州好。”
当时马云觉得自己很快会成为一个国际级的企业家,阿里巴巴也会成为一个国际级的企业,因此在融资2500万以后,他把中国总部搬到了上海最繁荣的一条街——淮海路。但他搬迁总部的时间很不巧:1999年底、2000年初,正是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重大时刻。
2000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往下跌,半年时间内跌了40%,意味着在北美地区的资本市场里,整个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蒸发了8.5亿美金。当时全球除了美国,没有一个国家的GDP超过这个数字。
在这个重大股灾,“天上下大雪”的时候,整个行业都发生了雪崩性的危机,企业的运营成本也相应增加,阿里巴巴却做了一件与整个大势相反的事情,把中国总部搬到了上海,把国际总部搬到了美国。最让马云感到痛苦的是,阿里巴巴在上海招不到人。
上海的国有资本和外来资本非常集中。吴晓波曾评论说:“一个喜欢大资本和一个必须以破坏、创新为主的互联网公司,有一种天然的冲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是没有互联网基因的城市。”
此外,在中国政府允许民营企业进行自由的对外贸易之后,数以百万计的民营制造业、外贸企业主要出现在浙江、江苏和广东。阿里巴巴1999年在杭州成立时还比较接地气,但一搬到上海以后就突然变得“高大上”了,就是这相差的190公里,产生了极大的差异。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一个都不占,去上海后的“水土不服”给了创业初期的马云一个深刻的教训。
“通常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会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即使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也就不会害怕了!困难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样?来吧,我都扛得住。抗打击能力强了,真正的信心也就有了!”
凭借这种乐观精神和顽强的抗打击能力,马云一次次克服了自己的困难。
正如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里说的那样,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大的地方。
面对磨难的抗打击能力,几乎是每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的标配。
阿里巴巴的投资人孙正义曾说过:人生短暂,但我们的格局不能小。
这个世界不缺努力的人,但是有格局的人不多。“格局决定结局”、“格局比能力更重要”,我们经常听到各种关于格局的说法,但真正能够提升格局的,到底是什么?
格局是一种思维层次,本质上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但做好这三件事,见各种各样的人,听各种各样的事,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是年轻人提升格局的有效方式。
本文来源:插坐学院(ID:chazuo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