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念书“十要”:前人的念书伶俐

牛角挂书图 黄慎(传)/绘

中国古时先贤勤劳勤学,饱读诗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奋勉念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很多传播至今的成语,都与前人勤学苦读有关。古时先贤念书治学的告捷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劳发愤,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念书的履历与念书的办法。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念书也云云。苦读是基本,善读是紧张。要读出成效,也需利其“器”。这里说的“器”,就是念书的办法。从中国古时先贤的念书观中,我们可以学习善念书的伶俐,找到善念书的办法,取得善念书的成效。

一是要有崇高的情怀和高远的志向。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张“念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中谈道:“士之念书岂专为利禄罢了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国度以是求士者,岂徒用印绶粟帛富宠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马光以为,念书要跨越一己私利,明大路、求利民。念书既要有崇高的情怀,还要有高远的志向。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干,明白提出“志者,学之师也”。徐干在《中论》中谈道:“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克不及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瞻(通赡,丰厚),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正人必立其志。”在这里,徐干提出了学习中志向与才学干系的紧张成绩。他以为,志是第一位的,才是第二位的。有的人虽有天赋才学,却没有远雄心向,因此照旧不克不及够建功立业。仅有发愤于学,坚定不移,才干学有所成。

二是要培养崇高的品德操守。战国末期哲学家、教导家荀子是先秦时期关于阅读实际的集大成者,他的很多看法对我们很有参考意义。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正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参省”即反省、察看。他以为,正人仅有广泛地学习,天天省察本人,才会积善成德,见地拙劣,举动不会出错。荀子关于“正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看法报告我们,积累知识是伎俩,培养品德操守、修养正人品行是目标。明白了学习的目标,才会做到博闻强识,永不休步!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春秋时期的头脑家、教导家孔子,在为学念书方面有不少出色叙述传播至今,影响深远。孔子在《论语》中,多处谈到为学念书,对我们很有启示:一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论语》纪录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勤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孔子以为,孔文子之以是谥号为“文”,是由于他既智慧机动、爱勤学习,又谦善下问,不以为耻。但是,孔子本人就是一个谦虚的人。《论语·八佾篇第五》纪录:“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他人讨教。他以为,这正是礼的要求。二是要做到学而不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篇第七》)孔子勉励人们积极学习而从不满意,教导他人而不知倦怠。从孔子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一局部的学习态度,关于学习成效和念书后果是至关紧张的。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这正是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弘扬的良勤学风和传统美德。

四是要善于使用时间。三国时魏国学者董遇在怎样运用时间念书学习方面颇有看法。据《三国志·魏志·董遇传》纪录:人有从学者,遇不愿教,而云:“必抢先读百遍。”言:“念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偶尔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的念书观,值得我们思索:一是“念书百遍,其义自见”。发起书要熟读,反复读,念书上百遍,书中之义天然了解。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表现,想念书,没时间。董遇提出,念书要抢时间,运用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念书的时间。

五是要有选择标准。读好书是善念书的应有之义,我们必要了解和参考读好书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战国时期头脑家墨子提出“言有三表”的评价标准,值得我们参考。《墨子·横死上第三十五》纪录了墨子的一段话: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效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线人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此中国度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在这里,墨子为我们提出了推断言论、文章和读物好坏对错、真伪优劣的三个标准:第一要能追根溯本,向上去探求古时圣王的事变;第二要能向下察看百姓的原形;第三要能用之于实践,就是把它使用到刑罚与政务方面,看它对否切合国度百姓的优点。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各位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为依据,以古时圣王的直接履历、平凡百姓的直接查验和国度办理的社会后果为准绳,来评价文章、言论的好坏对错与真伪优劣。墨子提出的这些看法,对我们怎样了解评价古时文籍文献,怎样选择推断阅读内容,具有紧张的参考代价。

六是要心无旁骛。南宋哲学家朱熹念书广泛,治学严谨,在念书方面多有叙述。人们常常讨论善念书的成绩,何谓善念书?朱熹以为,专心在书上,方谓善念书。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谈道:“念书者当将此身葬在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看外表有甚事,我也不管,只凭专心在书上,方谓是善念书。”此处,朱熹所谓“善念书”,即善在“心上”,做到念书时心无旁骛,雷打不动。假如心猿意马,纵有万万种念书办法也是徒然。人们对朱熹念书有“三到”的看法也耳熟能详。《古今图书集成·训学斋规》纪录了朱熹的这段话:“余尝谓,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注,却只漫浪诵读,决不克不及记,记亦不克不及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以是,“三到”之中,心无旁骛最为紧张。

七是要下足“寻思”光阴。念书要读出成效,务必做到读思团结,下足“寻思”光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第二》)孔子以为,假如只是念书而不思索,就会怅惘无所得;反之,假如只是幻想而不去念书,就会有很多疑惑。明代学者薛瑄在《念书录》中谈道:念书记得一句,便寻一句之理,务要见得下落,方多益。先儒谓“念书只怕寻思”,近看得“寻思”二字最好。如圣贤一句言语,便反复寻思:在吾身上,何者为是;在万物上,何者为是。在此,薛瑄重申的是念书要做到边念书、边思索。思索什么呢?就是要思索每一句话的真理地点,涵义地点,思索这句话的来龙去脉,要接洽本身、接洽万物去探求。云云,念书才有劳绩。

八是要做到学行团结。前人论及念书,多重申学与行相团结。西汉哲学家扬雄提出,“读而能举动之上”。他在《法言》中谈道:“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之,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扬雄以为,念书学习之后的成效,大抵可分为四等:上等是在念书学习之后,能见诸举动,其次是著作立言,再其次是传道授业。假如前方的情况都没有,那就是第四等,即平凡人。扬雄报告我们,念书学习最紧张的是见诸举动,将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用以引导本人的实践,做到知与行的一致。

九是要共读商榷。前人谈念书,大多重申共读商榷的好处。南北朝时期头脑家、教导家颜之推将本人切身见闻与立品、治家、处世之道,写成《颜氏家训》,对后代有深远影响。他主张“念书须商榷相起”。他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谈道:“《礼》(即《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商榷相起明也。见有闭门念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偏差失者多矣。”颜之推以为,《礼记》上讲得很明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以是,念书要互相商榷,互相启示,云云才干抵达知晓明白、互相提升的目标。从颜之推的叙述中看到,“商榷相起”、协同念书,这是一种念书的好办法,能提升念书学习的后果。

十是要会通古今。念书不仅要读懂,还要读通。清代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重申,“念书之道,会通古今”。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谈道:“读周、汉从前书,用古音,读晋、唐今后书,用今音,斯可矣。约莫学问之道,当观其会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随时,并行不相悖,是谓通儒!”王鸣盛在这里谈的是怎样念书、怎样做学问,其要旨在“会通古今”四字。在他看来,儒者念书、做学问,常有两品种型,即俗儒和陋儒。前者知今不知古,后者知古不知今。王鸣盛以为,知古与知今,并行不相悖,念书做学问,要古今会通。

(作者:吴尚之,系举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