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拍:良家滴珠不甘寂寥,青楼月娥终得善缘
闲来读《初刻拍案惊奇》之《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积非成是》,读来你会以为前人的生存超乎我们的想象。约莫梳理如下:
一、小说中形貌姚滴珠是良家女,年方二八,芳华貌美,并且家庭条件不错,“家道殷富,宝惜特别,娇养过分”,可见是被宠坏了的。经牙婆先容嫁给小估客潘甲。
二、潘甲原本也是想读取功名,但为生存所迫,只得“弃儒从商”,是个小买卖人,家里并不富有。婚后两个月,为生存思索,出门做买卖养家生活。——没啥大本事,老实人一个。
三、潘甲走后,姚滴珠与潘公潘婆干系不睦,时常产生口角。终于发作,有天一大早,姚滴珠没给公婆做饭,又来不及洗漱,仓促乎乎回外家。
四、在渡口,过河不成,却被当地一个只身汪锡骗抵家中——说是“家”,但是就是汪锡用来给富豪们藏娇的“金屋”。汪锡先是欲奸不成,于是和王婆子探究,给姚滴珠找了个富家子,把姚滴珠包养起来。滴珠做了小三,汪锡和王婆子得了利益。
五、吴大郎就是包养姚滴珠的谁人巨贾,是朝奉,朝奉在明代江南一代是关于富豪的一种称呼。吴朝奉共花银八百两来包养姚滴珠。此中四百两给姚滴珠,另四百两汪锡和王婆子对半分了。并且每月出银十两作为零费钱,四百两是姚滴珠的包养费,白得。
四百两银子是个什么看法呢?相反成书于明朝的《金瓶梅》第三十九回中,西门庆为姘妇王六儿在“狮子街石桥东边”买了一所“门面两间,毕竟四层”的楼房,花了120两银子,而西门庆常去消耗的酒楼和家中的店肆多数在“狮子街”,可见这是繁华地段的房价;第五十九回中,常峙节看上一所屋子“门面两间,二层,轻重四间,只需三十五两银子”,这应该是不太好的地对段;书中最奢华的住房,莫过于第七十一回中,何阉人经过西门庆,买下离任的夏提刑“门面七间,毕竟五层,仪门进入大厅,两边厢房,鹿角顶,后边住房、花亭,周围群房也有很多”的一所大宅,这就相当于独栋大别墅了,也才花了1200两银子。——可见,吴朝奉给了姚滴珠四百两银子,书中说一共包养两年,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六、姚乙寻妹,遇郑月娥。由于姚滴珠失散,两亲家打讼事,并且姚家讼事打败,只得帮着姚家找儿媳。姚家有个亲戚周少溪,在浙江衢州做买卖逛花街柳巷时,看到一个娼妇,与姚滴珠寻常无二。于是给姚家透风报信,姚滴珠的哥哥姚乙寻亲。一试便知,不是妹妹,但为了息诉宁人,假认作是真妹妹。
七、姚滴珠潘甲伉俪团圆。但是你可以把假妹妹当成真的,但是不是真妻子,潘甲最清晰。“不要说平常伉俪间私语一句也不合错误,至于肌体隐微,有好些不同。”——假的就是假的。
八、姚乙被以拐卖生齿放逐,郑月娥跟随。姚滴珠与吴大郎相处两年,吴大郎的夫人有发觉,徐徐看得紧,吴大郎这个金主也不克不及来了。有了假滴珠,汪锡以为这个真滴珠就是本人的了,大意之下被看破,案子破了。真滴珠回到潘甲身边。
姚父摆脱了,潘甲也找回了本人的妻子,但是姚乙却由于假滴珠一事被以拐卖生齿罪吃了讼事,被判发配充军,那郑月娥倒显得很仗义,以为姚乙被充军是因本人一时私心而起,“我身要脱身气馁,形成此谋,谁知反害了姚乙”。要“存亡跟了他去”。厥后遇赦回籍,遂成匹俦,得以善终了。
感悟:姚滴珠虽是良家女,但用如今的话说到了“渣”的水平。
一是虚荣心强。被汪锡拐到谁人所谓“会所”之后,“见了这个干净风雅地点,不知一个好歹,心下到有几分喜好”,而谁人汪锡极会察言观色,“那汪锡见人无有慌意,反添喜状”。于是经王婆撺掇,姚滴珠便宁愿做了吴大郎的小三。
二是宁愿被包养。在得知本人被诱骗之后,并不反抗,也不找时机出逃。在被金主“吴大朝奉”看上后,姚滴珠也既看上了这个干净卧房,又看上了吴大郎人物。并且“闻声说就在此间住,就像是在他家里寻常,心下倒有十分中意了”,又对王婆说:“既到这里,但凭妈妈,只需便利些,不露风声但好。”最初是吴大郎不仅在物质上并且在肉体上都给了姚滴珠十分满意的报答。
三是最初包庇吴大朗,对其举行保护。在公堂上被问到被诱骗一事时,只招供汪锡,对吴大郎则“心上有吴大郎。只不说出”,致使吴大朗“上下使用,并无名字干涉,不致惹着,昏黄过了”。——毕竟人家连东西带银子出了一千两,姚滴珠也得了四百两。
1993年由周迅主演的影戏《胭楼记》,就是改编自这篇小说,周迅一人分饰姚滴珠和郑月娥两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