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经典律诗十二首,可谓古典律诗的最高成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宏大的实际主义墨客,他终身忧国忧民,品行崇高,是中国传统士医生的典范,被众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律诗是唐代的新型诗体,唐诗的成熟是以律诗的建立与完成为标志的,而这个汗青职责正是由杜甫终极完成的,杜甫以其精深的艺术修养和惊人的艺术才干在这方面作了严重的探究和积极,写出了很多脍炙生齿的五律名篇和七律佳作。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烟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堪簪。
此诗可见杜甫家国之忧。全诗对仗精良,声情悲壮,是忧伤的佳作。
《望岳》
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泰山,经过刻画泰山的挺拔和富丽,称赞了泰山的气势,呕歌了泰山神奇奇丽的景致。在诗的后半段,墨客由泰山而抒发了人生不休向上的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前成为励志的名句。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诗中,杜甫将雨拟人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在杜甫笔下,雨仿佛是一个可人的小小姐。此时的杜甫是兴奋的,他过细地形貌了春雨的特点,称赞了润泽万物的春雨,意境幽静,是一首传神、着名的咏雨诗。
《月夜》
今晚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后代,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载,杜甫被叛军禁在长安,想到在鄜州的妻子,他写下这首诗,表现思念。在诗中,他以妻子的口吻来写,抒原配子对本人的思念,充溢忧伤与伤心。在尾联,墨客渴望将来两人相聚时协同望月。将忧思寄于将来,也是很被动了。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方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兵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以前57岁了,进入了晚年,距离杜甫去世也仅有两年时间。杜甫晚年,年老体衰、处境困难,境遇十分凄惨。当他登上向往以久的岳阳楼时,望着浩渺的烟波,写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句子,外貌生动地分析白本人的处境。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和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受老年多病、流浪无依的心境。首联写江夜近景,形貌了孤舟月夜的寂寥地步。墨客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宏大的政治志向长时被克制而不克不及发挥,尾联墨客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动人至深。
《天末怀李白》
冷风起天末,正人意怎样?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和李白作为我国最宏大的两位墨客,虽只见过三次面,却神交十分。杜甫写下很多诗篇表达对李白的怀念与挂念之情。在这首诗中,杜甫对李白的凄惨遭遇愤慨不屈。全诗情感朴拙,作风委婉沉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安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天放歌须纵酒,芳华作伴好回籍。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情感奔放,愉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兴奋的心境。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许此诗,浦起龙赞其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体现大气回旋,凄惨沉郁之作。被誉为“七律之冠”。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徒未捷身先死,长使好汉泪满襟。
在艺术体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形意会,叙议团结,布局起承转合、条理波涛,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言语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停。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范代表。
《咏怀遗址五首·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骚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挥泪,冷清异代不同时。
山河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消逝,舟人向导到今疑。
有人以为,杜甫之“怀宋玉,以是悼屈原;悼屈原者,以是自悼也”。全诗铸词溶典,精警真实。
《咏怀遗址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傍晚。
画图省识旭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明白仇恨曲中论。
因昭君村而哀叹其人的遭遇。墨客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于是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本人的胸怀。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到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惨意境深宏,读来令人勾魂摄魄,最典范地体现了杜律的特有作风,有很高的艺术成果。
泉源:微信群众号“中华诗文学习”
编纂: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行”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转达更多信息之目标。如有泉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占您的合法权益,请接洽我们。我们将及时改正、删除,谢谢。】